作品搜索

新闻中心

数以万计的摄影爱好者作品已被摄影团收录

优秀的摄影作品往往倾注无数心血铸就而成,好的作品是有生命的,我们有义务让它展示在观众眼前
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新闻

距离世界最前沿当代摄影最近的中国人【专访江融】

发布日期:2017-04-06 阅读量:1914次 发布者:admin

  很早就知道江融的名字,但第一次认真读其作品,是在采访摄影家大卫·伯耐特之前。当时为了搜集为数不多的资料,小编买了江融的书——《摄影的力量:当代世界著名摄影人访谈录》。对小编来说,这本书就像陈小波《他们为什么要摄影》的国际版,让我得以直观认识一个个当代国际领域最知名的摄影家。


  20世纪80年代末,江融来到位于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供职,至今仍然生活、工作在那里。在近30年海外生活里,虽然翻译始终是江融的专业与工作,但摄影早已变成他的一生所爱。在积极进行摄影创作时,江融笔耕不辍,通过学习、观看与交流,不断撰写摄影评论,并推出自己的著作与译作。小编以为,在西方艺术领域的长久浸润,无疑使他成为距离世界最前沿当代摄影最近的中国人之一。


  在对话中,伴随着常年在海外生活的特有口音,江融从创作谈到理论,展示了自己的广博视野与独特观点。其中,最令人深思的莫过于他对“民族的就是世界的”这句话的存疑态度。在当代,世界艺术朝着融合、跨界的方向一路前行,而语言与文化的多样性是财富也是壁垒。当我们仍然用一成不变的方式讲故事,期望能在掌握话语权的西方艺术圈争得一席之地,似乎显得有些落伍与不合时宜。


  正如江融所说:“如何站在与国外摄影艺术家良性竞争的同一起跑线上,是当下中国摄影师面临的一个艰巨挑战。”至于如何面对这个挑战,或许可以在与江融对话的字里行间管窥一豹。